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发布时间:2016 - 08 - 23
布雷根茨艺术节是奥地利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节。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水上歌剧舞台,每两年一变的舞台设计着实让人折服,历数往年的创意,如:1999/2000,“化妆舞会”的舞台设计:巨型骷髅巨型书;2007/2008,“量子危机;2009/2010,“自由女神”;2011/2012,“安德莱•谢尼埃”;2013/2014,“魔笛”,而今年为《图兰朵》量身设计了舞美、灯光、音响,下面为您详解出彩之处。
一年一度的奥地利布雷根茨艺术节来临了,2016年8月2日我所杨志刚所长应上海中美亚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前往奥地利布雷根茨观看世界上最大水上歌剧舞台的《图兰朵》。剧目音频总监gernot gogele带我们一行众人参观了室外的舞台和观众席、室内剧场、贵宾室、音控室和设备机房,并详细地介绍了享誉世界的音频系统—BOA(布雷根茨开放声学系统)。晚上在间歇的毛毛细雨中观看了《图兰朵》的精彩演出。本次演出演员表演在水上舞台,乐队伴奏在室内剧场并通过扩声系统现场播放。
杨志刚和《图兰朵》剧目音频总监gernot gogele(右一)、德国K&F音响公司拉斯(左一)合影
布雷根茨艺术节(德语:Bregenzer Festspiele),始于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莫扎特的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成为布雷根茨艺术节第一场水上舞台演出,并大获成功,当时的水上舞台由两艘驳船搭建而成,一艘为舞台,另一艘供乐队使用。
布雷根茨艺术节每年7至8月间举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节。每两年演一个歌剧,当地政府都会花巨大的财力物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舞台以达到世界级歌剧演出的效果。2015~2016的七月到八月之间为70届布雷根茨艺术节,上演的歌剧为Marco Arturo Marelli导演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布雷根茨艺术中心包括:7000座露天剧场、1700座室内剧场、戏剧工作坊(实验剧场)、水上舞台小剧场、演播室、艺术剧场、科恩广场剧院、宇宙剧院、公园小剧场等,共可容纳12500名观众观看。每年的7~8月布雷根茨艺术节演出主要在7000座露天剧场和1700座室内剧场,艺术节以外的时间所有的室内剧场都会有节目演出。露天剧场的普通观众在室外,贵宾位于室内。
布雷根茨艺术中心平面图
历届有代表性的唯美的水上舞台(照片源自网络):
1991-1992年《卡门》的舞台
1999-2000年《假面舞会》的舞台
2007-2008《托斯卡》的舞台
2009-2010《阿依达》的舞台
2011-2012年《安德烈·谢尼埃》的舞台
2013-2014年《魔笛》的舞台
布雷根茨艺术节的广场
入口处的门厅
舞台
从舞台上看过去的观众席
从贵宾室看出去的观众席
贵宾室
《图兰朵》讲述中国元代公主图兰朵为报祖先楼兰公主被掳之仇,下令如果有男人可以猜出她的3个谜语就嫁给他,如果猜错就处死。无数求婚者为此丧生。鞑靼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反对,应婚并猜对了所有答案。但公主拒绝认输,不愿嫁给他。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王子情愿被处死。最后,王子的吻融化了公主的心。《图兰朵》以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而广为人知。
1)以雄伟的中国长城和兵马俑为背景
水上舞台
2)当王子猜出公主的谜底时,长城背景上拉出了3幅用汉字书写的巨大谜底——希望、图兰朵和血
长城背景上的希望、图兰朵和血
3)剧中多次响起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
4)于冠群、栾艺天两位中国女高音在剧中饰演柳儿。
距离湖边25米远处的水上舞台,背景是27米高、72米长、重达335吨的中国万里长城,还有205个约两米高的兵马俑复制品守卫长城。
刚开始演出的舞台(长城中部尚未倒塌)
舞台的背后
水下有道轨的游船
兵马俑
倒塌的城墙
主舞台下部的LED屏和升降台
位于舞台下部的舞台机械控制室
设备机房
面具制作间
演员表演在水上舞台,乐队伴奏在室内剧场。担任伴奏的是维也纳交响乐团,其中乐队基本人员为74人,另有12人铜管乐队在另外一个房间同时演奏,40人的合唱乐队,编钟伴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录制好,在室内剧场进行合成。弦乐演奏人员之间的距离为1米,通过调音控制把演奏人员之间的距离放大为8米,使乐队的演奏更透彻。乐队伴奏在室内剧场演奏时,剧场内并无观众。
维也纳交响乐团
室内剧场(从舞台上看观众席,指挥站在白色板前,便于转播)
室内剧场舞台
指挥台(指挥可以通过两台监视器观看水上舞台的演出,便于同步伴奏)
乐队后部的合唱席
提到古典歌剧大家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在著名歌剧院演出的完美声学效果。布雷根茨水上舞台扩声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在户外露天剧场上打造出一个户外歌剧院级别的声学环境。因此专门设计了布雷根茨开放声学系统Bregenz Open Acoustics(BOA),该系统通过极为庞大的音频矩阵和声像定位管理系统再加上逾千只德国Kling&Freitag(K&F)扬声器组成了史无前例的超大系统。其中水上舞台和观众席共设置88只全频扬声器和约40只低频扬声器,观众席周边共设置约900只同轴音箱组成的线性阵列式效果扬声器系统。由超大型数字音频矩阵系统经过计算后,模拟出每个虚拟声源位置及整个观众区的混响声能。该系统可以在户外水上舞台上给观众营造出歌剧院一般美妙的听觉体验。这样的音频技术在全球范围都是超前和领先的!
观众席后部的音控室(调音系统使用Lawo定制的大型数字调音台)
拥有一套特制的、与Lawo调音台配套使用的舞台演员声像定位系统,通过这台声像定位控制系统,听众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各个演员在场景区的准确位置,临场感非常强。
音控室内的设备
音响系统设备机房(利用波场合成系统技术(WFS)原理研制的近900路输出的超大型数字音频矩阵系统)
音响设备机房外的空调机组
双耳麦的安全保障系统(水上舞台演唱歌手每人佩戴2套麦克风——
森海塞尔、舒尔收发、AKG话筒头)
距观众席地面约4米高的同轴音箱组成的线性阵列式效果扬声器系统
舞台左、右两侧的耳光
观众席前面为电脑灯和LED灯,观众席后部三层为面光室
演出时的耳光、面光的应用
演出时舞台右侧的字幕屏和室内乐队同步演奏的视屏
从演出结束后的全员谢幕场景可以看出,演员着装比较简单、色彩也相对单调,部分演员服装像僵尸,还有演员穿的西装,和元代的中国着装不相符合。
演出结束后的全员谢幕场景(圆屏上位室内剧场演奏人员谢幕)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演艺科技传媒